杨斜镇中心小学图书馆位于教学楼一楼,服务于全校243名师生。尽管是一所乡镇小学,学校对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毫不懈怠。图书馆内部宽敞明亮,自然采光与四周的绿植共同营造了一个宁静雅致的阅读环境。整齐的书架、舒适的阅览桌椅和开放式阅读区为师生提供了便捷的借阅和学习场所。学校积极推动阅读活动,通过微信群组织的"读书打卡"等活动激发了师生的阅读兴趣,形成了良好的阅读文化。但是,图书馆面临藏书量不足、图书种类单一和更新缓慢的问题,尤其是科普、艺术类书籍和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读物严重缺乏,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受到限制。我们期望通过社会捐赠,增加图书资源,以更好地满足师生对阅读的渴望和需求。
杨斜镇中心小学图书馆
位于教学楼一楼东侧,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整体布局分为藏书区、阅览区两大功能区域。
目前图书馆未配置电脑、电子阅览设备或扫码枪,图书借阅登记采用纸质台账手工记录方式,由管理教师或学生志愿者协助完成。
面临的实际困难
1.藏书量与质量瓶颈
2.类别失衡
3.设备与数字化短板
为让图书馆真正成为“秦岭山区的知识灯塔”,亟需以下支持:
图书捐赠,设备升级。专业支持。
全校师生都热爱阅读,但是目前适合低龄学生看的图书相对比较匮乏,不足以满足孩子们日常的阅读要求。也为了让学生在书中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提升阅读量与文学水平,让书香飘满秦岭大山,进而通过书中的黄金屋引领未来的人生路,所以申请图书捐赠。
对于捐赠图书使用计划
一、图书使用目标
提升流通率,长效育人。
二、图书分类与管理计划
1.精准分类编目
2.动态管理机制
三、阅读活动与资源辐射计划
1.主题化阅读课程
2.分级阅读激励
3.辐射乡村社区
四、预期成效
资源优化:半年内实现人均图书保有量从25册提升至30册,重点类别覆盖率提高40%。
影响力扩展:通过“图书漂流”和社区共享,年度辐射周边3个村落、500人次。
学生成长:依托捐赠书籍,力争年度学生阅读量从人均6本增至12本,并形成2-3个特色阅读课程案例。
我们承诺,每一本捐赠图书都将成为点亮山区孩子梦想的星光!
关于“阅读对学生的影响”,负责老师的理解并非仅停留在“增长知识”的层面,而是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一种重塑生命可能性的力量——尤其对山区孩子而言,书籍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把打开认知枷锁的钥匙、一座连接山内山外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