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一六镇一六镇中心小学

100%
目标
500册
已筹
500册
捐赠人次
1
截止日期:2025-12-31
项目地址:湖南省 郴州市 宜章县湖南省 郴州市 宜章县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一六镇中心小学
项目详情
捐赠详情

一、学校概况 我校共有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学生约1161人,教职工约86人。学校占地面积有限,硬件设施相对基础,多数教室配备基础教学设备,但功能室资源较为紧张。 二、图书馆环境与设施 1. 空间与藏书:学校设有一间小型图书馆,藏书量约3万册,部分为陈旧教材、教辅类书籍及社会捐赠图书,适合学生年龄段的优质读物不足。教室内另设班级“图书角”,每班存书约100册,多为学生自发共享的旧书。   2. 设施条件:图书馆仅有简易书架和木制桌椅,无电子阅读设备或多媒体资源,借阅登记依赖手工扫描电脑登记操作,环境整洁但略显单调,缺乏吸引学生的文化氛围设计。 三、阅读现状与改善努力 1. 积极尝试:学校近年通过美化图书馆墙面、组织读书活动、开设阅读课等方式,试图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2. 现实问题:         学生阅读习惯薄弱:课余时间多用于作业或手机娱乐,主动借阅率低,部分学生仅将图书馆视为自习场所。          阅读指导缺失: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缺乏系统的阅读引导方法,学生选书盲目,难以深入理解内容。          书籍匹配度低:藏书内容陈旧(如过时科普书、成人文学),低年级缺少绘本,高年级缺乏经典名著或前沿读物,学生阅读范围受限。 四、主要困境 1. 资源短缺:图书更新缓慢,人均适龄书籍不足5本,无法满足新课标推荐阅读需求。   2.资金与专业支持不足:难以购置高质量新书,缺乏专业图书管理员和阅读推广培训。   3. 家校协同困难:家长普遍重视课业成绩,忽视课外阅读,家庭阅读环境匮乏。   乡镇学校图书馆正逐步改善基础条件,但受限于资源与理念,学生阅读素养提升仍面临多重挑战,亟需社会关注与针对性支持。

目前图书馆最多可同时容纳约100名学生,空间布局以阅读桌椅和书架为主,环境安静但设施较为陈旧。配备1台公用电脑用于图书信息录入和借阅管理。  

  书籍普遍过时、老旧,以教辅类、文学经典为主,但缺乏近年出版的新书;部分书籍因长期翻阅出现破损、缺页现象,影响使用体验。借阅频率较低,但因藏书更新慢,实用性有限。  

书籍丢失率约5%-8%,无专项购书经费,依赖捐赠书籍,质量参差不齐。高峰期座位紧张,部分学生需站立阅读。  

急需补充新书(特别是科普、青少年读物类)。需增设防盗措施(如磁条报警器)并加强爱护书籍宣传。如可以升级电子化管理(如接入图书管理系统)或增设电子阅读资源。

我校申请2025年“童书乐捐计划”的图书资源,主要基于改善学生阅读环境、弥补现有资源短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方面的迫切需求

一、改善陈旧阅读环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弥补资源缺口,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三、破解运营困境,构建长效阅读生态

四、践行教育公平,缩小城乡资源差距

具体使用计划:

   为充分发挥捐赠图书的价值,我校将从资源分类管理、阅读活动设计、课程深度融合、长效运营维护四个维度制定使用计划,确保图书资源惠及全体学生,助力阅读素养提升与综合素质发展。

我校将以童书乐捐计划为契机,构建“阅读—实践—成长”的良性循环,让每一本捐赠图书不仅成为知识的载体,更成为点燃学生好奇心、创造力与社会责任感的火种。我们承诺透明化管理、创造性使用,确保资源效益最大化,为乡村儿童打开更广阔的视野。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认为阅读对学生的影响体现在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中。我深切体会到阅读不仅是学科学习的基石,更是塑造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的关键路径。

阅读是性价比最高的教育投资,不需要昂贵设备,不依赖补习班,一本好书就能让自卑的孩子挺直腰板,让迷茫的学生找到方向。作为老师,我能做的就是把合适的书送到孩子手中,然后静待花开——也许今天埋下的阅读种子,未来就会长成改变命运的参天大树。